井徑儀主要用于測量油、水井套管各部位平均內徑,給出套管內徑變化及接箍位置。以下是
井徑儀的現場操作規范:
1.施工條件:
井場條件足夠好,可以正確擺放測井車、正確安裝天滑輪和地滑輪。
井口壓力為零或有輕微逆流。
施工前進行洗井和通井操作。
2.測井準備:
測井通知單上應包含射孔井段數據、標準短節數據、井下工具數據等信息。
測井電纜應在定期校驗期內,且電纜頭完好無損。
測井儀器在校驗期內,并處于完好狀態。
連接并調試好儀器儀表。
井上無通井機時,需配備好吊車。
3.現場施工:
測井絞車停在距離井口大于10m處,并固定好。
連接好各線路接口,固定好天地滑輪。
連接下井儀器,接口處涂上硅脂,下井前再度調試儀器。井徑儀應輕抬輕放,選擇一個平坦地方進行測前刻度。
刻度時,兩人配合進行,一人扶正,一人刻度??潭确弦蠛螅瑢⒖潭戎荡嫒胗嬎銠C。
在吊起井徑儀的過程中要保持平穩,特別是儀器進入井口時,要防止發生碰撞。
儀器裝入井口后,裝好防噴盒,確保深度記速器對零。
控制儀器起放速度,下井速度最大不大于500m/h,測井段速度不大于700m/h,以防止測試資料失真。
儀器下至遇阻點,上提測試,至測試井段以上100m。如測試井段不好對圖,可適當增加測試段。另外,可選擇有標準層的井段進行復加測試,確保無誤。
上提儀器,上提至井口100m時卸掉防噴盒絲扣,離井口20m時停止機動,手拉電纜將儀器提出。
測井資料應按照相關規定執行,現場解釋資料,工具位置標注要按照封上配下的原則,短節要注明上、下接箍。如發現資料有問題,須重新進行測試。

井徑儀的維護保養工作對于延長儀器使用壽命和確保測量精度至關重要,以下是具體的維護保養指南:
1.日常管理:
對所使用的儀器進行登記、造冊,并根據各種儀器的型號規格進行編號。
制定測量儀器的管理規定,明確儀器使用的注意事項、使用要求、儀器損壞賠償辦法等。
在儀器的借領和歸還過程中,做好登記和檢查工作,確保儀器狀態良好。
2.存放環境:
測量儀器倉庫應是耐火建筑,并配備消防設備。
倉庫內溫度保持穩定,避免劇烈變化,最好保持在普通常溫。
保管倉庫需通風、干燥、防塵。
3.清潔與防霉:
每日在收裝儀器前,應將光學零件的外露表面清刷干凈后再蓋鏡頭蓋,并使儀器外表清潔后才裝箱密封保管。
儀器外殼有通孔的,用完后將通孔蓋住,如一些數據接口等。
儀器箱內放入適當的防霉劑。
外業儀器一般6個月(濕熱季節或濕熱地區1~3個月)對儀器的光學零件外露表面進行一次全面的擦拭。
4.運輸與存放:
在運輸過程中注意防震,防止儀器密封性下降。
長期不用的儀器外露光學零件,經干燥后墊一層干燥脫脂棉,再蓋鏡頭蓋。
5.專業維護:
作業中暫停使用的電子儀器,每周至少通電1小時,同時使各功能正常運轉。
發現儀器有水性霧或油性霧時,應分別采取烘烤、吸潮或清潔劑擦拭等方法進行清除。
儀器的外露金屬面應定期涂抹新的防銹油脂,以防止銹蝕。
外業儀器一般6個月須對儀器外露表面的防銹油脂進行一次更換,發現銹蝕現象,須除銹并防銹。
在使用井徑儀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故障。以下是故障快速排查指南:
1.井下儀器故障:
井下儀器在工作中可能會出現內部構件損失或擊穿的情況,導致傳輸電路面板出現故障。此時可利用萬用表等設備進行檢測診斷,然后進行排除。
光電倍增管是探管的常見故障之一,可能會降低計數率。一旦出現這種故障,可降低設備高壓的輸入,若不能處理故障,則需盡快更換新的設備。
聲波探管故障常見的有探管不發射,一般是高壓密封插頭接觸不良、外殼短路、連線破損等原因造成的換能器不能正常發射。此時可利用萬用表連接到儀器面板上來檢查下井的電流,以確定故障位置并進行修復。
2.現場操作故障:
若儀器下井后無法正常工作,首先檢查儀器連接是否良好,接口處是否涂抹了硅脂。
若儀器在測井過程中出現異常數據,應檢查儀器刻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測井速度是否在規定范圍內。
若儀器在起放過程中發生碰撞或損壞,應立即停止使用,并進行檢查和維修。
3.其他注意事項:
在排查故障時,應確保操作人員安全,避免發生意外事故。
若故障無法自行解決,應及時聯系專業維修人員進行維修。
井徑儀的現場操作、維護保養與故障快速排查是確保其正常工作和延長使用壽命的關鍵。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操作,并定期對儀器進行維護保養和故障排查。